閱讀筆記

《提問力》:表達盛行時,提問成了優勢

《提問力》:表達盛行時,提問成了優勢

在這本書中,有一個論述很讓我印象深刻:「人的本能是表達而不是提問」,觀察自己與周遭,的確可以發現多數人都期待說話,但卻不期待聆聽。提問因此成了優勢,掌握提問技巧,能夠引導表達、談話,並建立起人際連結。此外,也能藉由提問來解析困境,提升自己的能力。

三心二意

首先,提問的本質可以化為三心二意:關懷心、好奇心、探究心、敬意與刻意。關懷心與敬意我解釋為對人的態度,藉由關懷對方的需要,並尊重對方的意見,即便衝突、錯誤。好奇心則在於發現自己不知道的盲區,探究心則是尋求深度的認識,我解釋為好奇用於拓展提問範圍,探究則是提升提問深度。而刻意並不是要求刻意提問,而是刻意準備,對於敏感問題做鋪墊、對於問題內容做研究。

開放或封閉

論完提問的本質,接著就到提問的種類。原則上,問題可以簡單的分為開放式問題或封閉式問題。開放式問題的回答通常是一段論述,封閉式問題則是肯定與否定。開放式問題的特性在於回答者不會受到限制,具有開啟思考的能力。相反的封閉式問題則有限制,主要是確認、獲取資訊時使用。

建立起提問力的樣貌後,就可以開始運用提問了。以下分享五個我覺得有趣的應用。

蘇格拉底提問法

蘇格拉底提問法是我印象很深刻的一段,大致上內容為:克制表達、確認主題、陳述限制、連續提問。

首先,必須有意識的克制自己的表達,如開頭所述,人是傾向表達而非提問的動物。在蘇格拉底提問法中,注重的是引導對方思考,因此至少在溝通的前半段不應該提及自己的想法。

接著,運用封閉式提問確認討論範圍,由於這個階段在於同步兩方資訊,避免牛頭不對馬嘴的窘境,因此並不需要開啟思考,相反的,透過封閉式提問來確認雙方的認知相同。

然後,確實的表達自己不知道答案,表明自己的目的在於陪同尋找答案。這是蘇格拉底提問法的核心,自己的答案並不是目的,而在於對方的答案

最後,運用連續的開放或封閉問題,引導對方思考目前的假設、盲區與細節。

焦點討論

在許多聚會中,都會有討論主軸不明確的問題。對於多數人來說,這種聚會並不會有什麼影響,但若是能提升層次到團體成長,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。此時,焦點討論就可以派上用場。

焦點討論的核心在於深思共同問題,引發團體躍遷。而討論則分四個層次:客觀層、反應層、詮釋層、決定層。客觀層中,先討論談話背景的各種事實。接著進入反應層,讓與會者發表自己的情緒、感受與聯想。隨後針對這些情緒、感受、聯想尋找事實的價值、意義或應對策略。最後做出行動的決議。

焦點討論也不僅限於聚會,也可用於幫助對方或自己整理狀態。例如每日回憶當日發生的事實,察覺自己的反應,並詮釋事實的意義,進而找出改變方針。

解除負面觀感

在書中提到兩種方法來改變負面思考,第一個是升維模型,將負面問題不斷提升,最後成為開放、正向的問題。第二個是覺察模型,進入客觀角度觀察負面情緒,並做出選擇,在此就不摘引。

升維模型中有八個過程:負面、正面封閉、開放、複數、可能性、聚焦、動態、系統。

首先將負面問題重寫成正面封閉問題,此時的問題會是肯定解答,因此可以再次重寫成開放問題。舉例而言,「為什麼我總是拖延?」重寫成「有沒有辦法不再拖延?」,再重寫成「如何不再拖延?」

接著發散思考,並加上可能性,最後聚焦於最可能的項目上。「如何不再拖延?」重寫成「哪些方法讓我不再拖延?」,再重寫成「哪些方法可能讓我不再拖延?」,最後聚焦「哪個方法可能最快改變拖延的問題?」

最後加上動態與系統思維,將問題從思考轉為行動、改變轉為影響。「哪個方法可能最快改變拖延的問題?」成為「哪個方法可以開始進行,能最快改變拖延的問題?」,升級成「哪個方法可以開始進行,能最快改變拖延的問題,提升自己在團隊中的效率?」

SCQA

在我的撰寫本文當下,感到 SCQA 其實還滿直覺的,S 表示狀態 Situation,C 表示混亂 Complication,Q 表示提問 Question,A 表示答案 Answer。

透過檢視原先的穩定狀態,藉此發現混亂的成因與前兆。針對成因、前兆或後果等進行廣泛的提問,找出真正重要的問題並做出回答。來建構起一個事件的故事。

寫到這裡不禁有點心虛,所以我想引用另一本《結構性思維》的內容,SCQA 是表達的工具,用來呈現一段思考。在該書中提到四個應用場景:標準、破題、衝突、信心。標準是 SCQA 的模型,應該就不需要多說了。

破題則是先表明解答,隨後才說明背景與衝突。也就是 ASC,特別的是問題環節被省略,因此主要用於陳述處理結果。衝突則是 CSQA,將衝突放到前面,這可能用於展示解答的價值。信心則是 QSCA,將問題先表達,並將衝突與解答放在一起,凸顯解決問題的信心。

迪士尼策略

迪士尼策略中有三個角色:夢想家、實幹家、批評家。這個應用類似於六頂思考帽,藉由轉換不同角色,更深入的檢視計畫。

夢想家的特點在於重視結果,因此提問主軸為做什麼、為什麼、有什麼結果、如何檢驗結果。實幹家則重視行動,主軸為如何做、什麼時候完成、即時的反饋指標有哪些。批評家則重視威脅,主軸為有哪些擔保、哪些障礙、缺少的資源。

書中還有許多應用,看了一下字數已經來到兩千多,我想就停在這。以上的應用或許可以用於自省,或者幫助他人、團隊等。結合以上應用,提問的應用或許可以歸結為「從事實思考反應,反應思考意義,意義思考行動。」或者「提問即思考」。

在上面有個想摘引卻沒摘引的是共情應用,我自己認為我的同情心很弱,書中的觀點令我印象深刻:「不是這件事發生在我身上會如何,而是『在他身上,他會看到什麼?會有什麼感覺?』」

每當遇到「如果是你,你會做何感想?」的問句時,我經常回的是「沒有感想。」這是事實,卻是多數人不接受的。這裡點醒了我,這個的意思不是將自已帶入對方的位置,而是帶入對方的心思

文末,我其實覺得我寫的不太好,或許我可以運用提問來改善,但現在我累了,就算了。(欸)但我想從每日自我反省(書中說復盤,但我覺得這詞好偏)開始,試著將提問帶入生活。

大概就是這樣,掰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