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筆記

看《娛樂至死》:當電視響起思考的喪鐘

看《娛樂至死》:當電視響起思考的喪鐘

我已忘記何時注意到這本書,這本書確實躺在我的閱讀清單中很久了,最近偶然又注意到這本書名,正巧學校的圖書館有收錄本書。本書(中文版)於 2007 年上市,並在 2016 年發表增修版。(補:原文在 1985 便上市,作者則在 2003 年去世。)。

以我觀點總結本書,我選擇給出這段註解:「當所有嚴肅或輕鬆、理性或感性、專業或淺顯都轉化為娛樂的材料時,人類將要如何作為智慧生物生存?」

當在觀看新聞時,一則新聞通常約為 45 秒,這時間少的奇怪,嘗試將一件事在 45 秒表達完畢,若不是這件事無關緊要,大概就是省去許多細節。而這確實是新聞所想達到的,新聞並不在意觀眾是否從某件事中得知某個信息、某些知識,而只在意觀眾在觀看這件事實。當新聞出現了「三十秒看世界」,滿足了觀眾「國際觀」與「新知」的需求後,捨棄的便是事件的背後意涵。若是選擇深入,觀眾則可能選擇切換頻道,觀眾要的不是「收穫」,而是「滿足」。

轉向教育,以今日 Youtube 環境來看,教育媒體佔不了多大市場,反而是聖結石、放火、小玉、尊這類娛樂媒體大放異彩,因為「不好玩就不會引起注意」。加上教育媒體有許多挑戰,像是被迫將知識破碎、抹去觀眾知識差異等等。同時為了與娛樂媒體競爭,便不得不加入娛樂的要素,阿滴英文便可以做為一個參考。而靠教育媒體學習的人卻也少有收穫,鮮少有知識能夠在短時間內建構,但媒體卻又不得不在短時間內傳達這些知識,於是觀眾的收穫便因此減少,然而觀眾並不會在意,他們要的不是「收穫」,而是「滿足」。

最後看向政治,也可以發覺這類現象。人民並不在意「好」,而在意「看起來好」,確實我們很難斷言一個人能否做好,要去研究所有選項也是強人所難。但當人民將政治作為娛樂的材料、政治人物成為綜藝演員時,又要如何期待能夠選出一個合適的執政者呢?

當人類選擇娛樂並願意付出思考的能力時,人類思考的喪鐘也同時悄悄響起。

這本書說出的現象是我切實觀察到的,在我周遭有許多人沉溺於遊戲、Youtube、戲劇等等娛樂之中不可自拔,我也確實不明白他們怎能、怎敢如此放縱。

我自然是希望所有人都能多思考娛樂的本質,但一個人選擇停止思考、選擇娛樂時究竟有何理由阻止呢?在尚不清晰的未來,知識的重量將會超出普通人所能應付的,當這個未來到來時,普通人選擇娛樂是否成為唯一的結果?這是我有所遲疑的。

願我,以及觀看本文的你,能夠在這娛樂至死的時代,保持著人類的智慧與思考能力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