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筆記

看《金錢心理學》:錢為何物?人又是如何看待錢?

看《金錢心理學》:錢為何物?人又是如何看待錢?

錢雖不是全能,但也稱得上萬能了。雖然沒有錢仍然可以生存,但也近乎到寸步難行的地步。錢是怎樣的存在,人又是如何的看待錢呢?本書是本說理與應用共構的書,在前兩部說明了錢與心理,第三步則說明如何調整心理,來使將金錢的使用更加合理。

對於價值的看法我整理為:相對、分類、痛苦、Z>B、公平、資訊、時間這七類。

相對

人對價值的看法是相對的,若是一份麥當勞加點一份雞塊似乎就容易超出了預算,但若是王品加點一支酒卻似乎合理。在此處說明了人習慣利用比例思考。同時可以延伸到定錨效應,當我們看到精品鞋店出售兩萬元的特殊鞋款,旁邊兩千元的鞋子彷彿就是相當便宜。但當到了家庭鞋店時,兩千元的鞋子卻成了高價商品。

分類

人會對金錢進行分類,即是「心理帳戶」,舉例來說,當在遊樂場時我們(有些人)會樂意用 60 元買一支熱狗,但若是在課間休息時,30 元的熱狗卻又似乎有點昂貴。這便說明了人會在心中開設各種心理帳戶,當在遊樂場時從娛樂帳戶支出,但在課間的時候則是從伙食帳戶。但實際上,心理帳戶是不符合金錢的價值恆定特性,怎會因為換了地方,相同的東西卻有了不同價值?這是人類的思考特性造就的,人類很自然而然的會替所知分類,畢竟要記住零散的資訊是相對困難的。

痛苦

當人在進行消費時,大腦中痛覺感知的部分會被觸發,因此「花錢會痛」是真實的。這也說明了為何人會更傾向於預付或後結,除了方便以外,則是將痛苦時間縮短,畢竟長痛不如短痛。信用卡是後結的一個例子,許多卡奴會過度消費累積痛苦,到了結帳日後頓時無法接受,這便是信用卡危險的地方。

Z>B(咦)

人對於損失的感受是大於獲利的,扣除 20% 稅額和保留 80 % 薪資實際上是相同的,但對於前者我們會覺得似乎過多,後者卻相對合理許多。這項特性也可發現人會注意到沉沒成本,當遺失一張預售票時,我們可能選擇現場購票,並且認定這次的支出是兩張票,可實際上第一張票屬於沉沒成本,並不屬於支出。人且會注意公平性,當雨天雨傘漲價,我們會因此認為商人趁火打劫,卻沒注意到商人的成本也同時增加,而價格上漲同時也是市場供需均衡的結果。

公平

人會尋求公平,即使公平並不存在(或人類無法認知)。在上面雨傘一例當中,人會因為尋求公平而判斷商人趁火打劫,進而拒絕消費。而當鎖匠用三分鐘打開一道鎖(普通人感覺不出困難)時,我們會認為兩千元是高價,但當鎖匠用三鐘頭打開時,我們卻會認為兩千元合理(實際上我會懷疑這位鎖匠),因為我們會認為兩千元和三分鐘是不公平的。

資訊

在消費時,若加上語言、文字、儀式與期望會改變我們的體驗。一杯「阿爾卑斯山放養有機牛奶」(這商品應該不存在,我扯的)和一杯「牛奶」並無法判斷其價值差異,但前者卻會改變消費者的感受。儀式同樣也是如此,儀式會替某物加上消費者賦予的意義(我個人以雞蛋理論來解釋:因為消費者的儀式將參與感附加到了物品上)。

時間

若是立刻領取一百元或一個月後領取一百五十元,許多人會選擇前者,但當時間延後到一年後領取一百元或一年一個月後領取一百五十元,卻會更多人選擇後者。這是因為隨著時間越遙遠,我們越難建構可見的畫面,因此會以更多的理性判斷,但當時間到了當下,我們就更容易為感性所驅動。

上述七個特性說明了人是如何看待金錢的,而本書的主題《金錢心理學》也在此完整。我們可時時檢視自己是如何看待金錢,是否足夠理性,以達到更合理的運用金錢。

在本書中,幾乎每個章節都能勾起我的記憶,使我想起過去我是如何使用金錢,而這過程又是為何。例如我在過去有記帳的習慣,但我只會記錄用途(如早餐、午餐等等),而不會記錄詳目,有時吃飯想配杯飲料,我便會直接加在午餐裏,但若是課間購買,我則會另開一個紀錄,這正是心理帳戶的表現。

心理帳戶是我特別有感受的一部分,心理帳戶的概念並不僅限於金錢,還包括時間、體力等。審視自己,我常常創造了各種莫名其妙的帳戶,例如我因為喜歡吃巧克力,而創造了獨立於甜食的巧克力帳戶。在時間,我也會創造「寫完作業打點遊戲」的帳戶,來給自己一個放縱的理由。而這正是管理失控的主因,當我們無法守住自己的原則時,原則就反過來成了墮落的推力,當違反了第一個原則,接著就是第二個、第三個……直到不再有原則。

在看本書的過程,我看到人類會多麼不理性(作者也出了許多有關與此的書),我們會覺得多走 20 分鐘買一罐便宜 20 元的牛奶很划算,卻可能不會多花 20 分鐘去買一台便宜 20 元的電腦,但這 20 分鐘與 20 元卻是完全等價的。我們會覺得被扣繳 10% 稅額很多,但若以保留 90% 薪資便似乎可以接受。我們會因為商品名稱加上了手工製造而願意多花一半的價格。諸如此類的例子都說明人非常不理性。自然要求人達到完全理性是不可能的,至少在可見的未來中還屬不可能,唯獨能指望人多運用智慧,來進行更為合理的行為。

藉由本書,願我(與正在看的你)能夠了解錢的本質、人對錢的心理,並從中控制心理,來使自己離理性人更進一步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