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筆記

看《精進的力量》:自學時代,如何成為強者?

看《精進的力量》:自學時代,如何成為強者?

當在看到《精進的力量》時,我原先以為會關於努力的書,但看完後才發現英文書名《The Power of Self-Training》更適合本書。原因是本書說明了要如何精進,而非精進能提供什麼效果,作者在書中提供了七個領域--時間、選擇、行動、學習、思維、努力、成功--的說明與精進方法。

時間

心理學家菲利浦‧津巴多提出人對時間有五種觀點:積極過去、消極過去、享樂主義、宿命論、未來視角。使用積極過去觀點的人會懷念過去的好,消極過去觀點的人會沉浸在過去的壞,享樂主義觀點重視當下的好,宿命論容易感到無利、未來視角則容易對未來擔憂。

這五種觀點各有優缺,因此我們並無法特定說要使用哪種觀點,而應該採用混和觀點。當在工作或學習時,使用未來視角來使自己更有效的運用當前資源;當在與朋友聚會時,使用享樂主義則可使自己的心理維持在高度幸福的狀態;當在休息時,使用積極過去則可讓緊繃的身心放鬆。

然而我們卻很容易使用到不適當的觀點,在工作或學習時使用了享樂主義,結果導致進度不斷延宕、成品也未達標準;在與朋友聚會時使用了未來視角,結果成為聚會中的負面能量等等。因此我們可以透過注意自己的觀點,來在時間領域中精進。

當在計畫時間利用時,對於較短期的計畫我們傾向選擇較為容易的,如閱讀一本書和吃一份蛋糕顯然是後者更受人青睞。對於較長期的計劃我們則傾向選擇有價值與意義的,如閱讀一百本書和變胖 20 公斤自然是前者更為合理。但這卻與短期計畫有所衝突,此時對於短期計畫,我們在進行長期規劃時透過提高逃避成本、減少替代選項來避免上面的情況。而對於長期計畫,我們則應注意戰術而非戰略,優先思考達成方法而非過度強調價值。

判斷一件事是否有價值,則可以透過考慮其收益與衰減性,高收益低衰減自然是優先,其次則是低收益低衰減,接著是高收益高衰減,最後便是低收益高衰減。學習一項專門技術屬於高收益低衰減,閱讀則通常屬於低收益低衰減(這裡的閱讀是廣泛而無目的),娛樂屬於高收益高衰減,低收益高衰減……我想不太到。無論在長短期計畫,我們都應該將高收益低衰減的計畫置於優先選項。

選擇

我們在選擇的時候,很容易選擇「相對好」的選項,但我們應當選擇「最佳」的選項,以選課為例,我們選擇評價較好的教授所開的課,卻忘了我們還有網路上多名頂尖大學教授可以選擇。在此可以引出囚徒深井的現象:我們容易被隱含假設給限制,在上述例子的隱含假設便是「只能選擇學校的教授」。常見的隱含假設包含賽道假設--認為人生是固定的賽道、低關聯假設--如上面將學習與學校進行錯誤關聯、僵固假設--認為人是固定的、零和假設--認為每個較優選擇都必定造成他人損失。當在決策時,我們應當注意是否包含了不合理的隱含假設,並將不合理性消去、重新建構選項。

重新建構選項時,我們可以透過重新定義問題(你提出的問題是真正的問題嗎?),接著對每個選項進行索引(替選項加上特徵),最後進行因素加總(利用特徵與問題的關係評分,並選出最高分的選項)。如上述選擇哪個教授可以被重新定義為選擇哪個課程,選項因此拓展到他校、網路等。接著對每個課程進行索引(中文、字幕、深度、先備知識等),評分後選出最高分的作為最終決策。但透過上面的維度分析法似乎太過麻煩,因此在許多時候我們也可以使用經驗法則,選擇感覺最好的選項即可(但請限制在選項的差異性不足以產生劇烈影響時)。

但有時,我們很難不落入囚徒深井中,此時便可運用作者提出的三個框架:目標懸置、能力轉化、特性改造。當我們有多個目標時,很容易落入了魚與熊掌的取捨中,但若仔細考慮目標關係,這多個目標或許可以並行或混和,例如創業也許不需要大學畢業,這是目標懸置。而我們能力可以透過轉化的方式,應用到其他情景中,例如人文洞察力可以成為科技產業中人性的角色(《書呆與阿宅》)。以及將目標的特性改造,例如將興趣改造成職業,一方面使自己能從事喜歡的活動,又可從中維生。

行動

無論何種的計畫,小至泡杯咖啡、洗衣服,都會對於我們身心加上負擔,因此立即行動會是心理成本最小的決策。我們會延後行動常常是認為自己還沒有準備好,但我們幾乎不會有準備好的時候,因為總會有意料之外的事。與其等待準備好的那一刻,不如利用 MVP(最小可行產品)的方式,以盡量低的成本進行一次試探性的行動,並反覆驗證修改,即使最終驗證不可行,也可以將成本控制在容許範圍中。

當要進行複雜的行動時,可利用運用鮪魚三明治工作法,將行動分成核心思考、支持思考、實際操作三階段。在核心思考階段我們需要非常高度專注的環境,建構起行動的骨架,接著在支持思考時,則是加上這份骨架的細節,這階段的負荷低,最後實際操作時,則可將類似的工作合併,如此便可降低切換工作的思考成本。最後,當行動完結時,我們應培養反思的習慣。反思必須是即時的,並檢視行動各種狀態,例如預期為何、與預期有何差異等等。

學習

當我們學習時,經常利用填鴨的形式,我們計畫、學習、統整。這看似很合理,但缺少了「提問」,因此並難以引發切身相關的感受。我們應該試著利用建構式學習,透過提問來不斷建構新的學習,藉由提問「這份材料我已經知道什麼?」、「這份材料我不知道的部分哪些是容易取得的?哪些是值得長久探索的?」、「值得長久探索的部分應該如何建構?」便可以建構出獨特的學習樹。

而學習的實際運作便是將編碼過的資訊解碼、輸入到頭腦中。書中提及解碼的三層次為:

  1. 說了什麼?我的感受為何?(表面知識)
  2. 是什麼?有什麼價值?(形成關聯)
  3. 如何構成?效果如何實現?(解析建構的手法)

在解碼的過程中,我們可以透過過程、延伸、差異作為起點。在論文中,只了解結果並不會使我們的解碼能力提升,反倒是論文的形成過程才能。

將資訊解碼成知識後,我們仍得把知識轉化成技能才能應用出來。要進行轉化,我們就得操練運用知識,作者提供了三種操練:寫作、遊戲、設計。寫作操練要求我們自行重建知識結構,因為必須咀嚼消化知識才能輸出,我們便得以更完整的吸收。遊戲化操練建立起一個虛擬的時空,我們可以在裡面運用知識來推想不同情況。設計化操練則要求我們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。當知識的量到了一個程度,便會引發如核分裂般的反映。知識可能遷移到不同領域、發現不同情節中的規律、或者不同知識互相補充,藉此引發認知升級。

思維

我們無時都在接受資訊,而資訊則影響著思維。因此我們得主動的去篩選資訊,作者以四個方式進行篩選:考慮可信、不追流行、事實導向、定期閉關。定期閉關也是比爾蓋茲採取的方式,藉由隔離資訊源來整理、回顧舊有資訊。

反過來,當我們輸出資訊時,則是從思維中提取。藉由刪減冗餘、濃縮、模式化,我們便可使思維更加清晰,同時提高所輸出的資訊品質。

當在思考時,我們也可利用矩陣思考,前面提到的選項索引也是矩陣思考的應用之一。矩陣思考將各種特性抽離成一個維度,使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的思考。

努力

努力本身就是「可被強化的才能」,許多人總在尋找天分所在,但比起尋找天分,不如發展才能。前者偏向僵固思維,認為人的能力是生來固定的,唯獨是否找到這項能力與能力是否得利用才是成功的關鍵。後者則偏向成長思維,認為絕大多數人都具有才能,是否得發展才是成功關鍵。在報告中指出具有成長思維的成就通常較高。

努力時應當採取狷介的態度:不草率、不苟且。這自然非常費力,因此選定一些的方向,全力努力即可,不需要凡事追求完美(實際上也做不到)。在努力過程中,給予自己適當的挑戰難度則可以使自己維持在心流狀態,以此達到最高效益。

成功

作者在本章提供了五項建議給大學生:

  1. 利用學校資源
  2. 利用網路
  3. 試錯
  4. 了解與評估智力資產價值
  5. 製作有創造力的作品

目前的大學有一個明顯的風險:標準化。起初大學是為了培養高階工人而誕生,自然會尋求標準化,但這顯然與未來趨勢不同,因此在接受大學教育得過程,我們更該主動探索的能力,如此才能造就不同。

以主動探索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則會以思考先於研究。當遇到問題時,我們應先進行完全獨立的思考,不去尋求指導,有了想法後才開始對想法進行驗證,如此反覆。「在現實世界思考理論問題,在理論世界思考現實問題」才能發揮所學。

本書是我少數寫滿一頁 A4 筆記的書,在許多方面提供了我精進的指引。如在思維一章中的輸出資訊,我有發覺我在輸出時有些許問題。本書除了指引以外,還有許多的延伸閱讀書籍。願我(與正在看的你)能夠運用書中的各種技巧,來進入到更高的認知格局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