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筆記

《信任革命》:人們是如何相信眼前的駕駛不會殺了他?

《信任革命》:人們是如何相信眼前的駕駛不會殺了他?

信任是一個十分常見的詞,我們相信眼前的電子產品不會爆炸、腳下的地板不會崩塌、手邊的奶茶(我不喝咖啡)不會有毒。我們如此相信,但我們為何相信?信任作為社會運作的基礎要素,是如何在群體間形成,又如何演進成現在這樣?

首先,信任的本質就是對風險,也就是重要的不確定性,進行管理。如果對於結果未知,我們就會利用風險評估來決定是否進行某項行為,這個過程就是決定信任或不信任。

在部落時期,個體數尚不會大到會產生疏離,這時是地方式信任。因為彼此之間互相認識且高度依存(好比說在班級上,每個同學互相認識,也無法隨意的轉班,走後門例外),違反信任會造成莫大的危險。因此並不會有誰很刻意的去破壞信任。在這類信任下,藉由非常緊密的關係來直接信任。

地方式信任必須是在小群體中才能建立,因為地方式信任建基於相互依存,當個體數量逐漸增高,兩個個體彼此間的相依降低,風險隨之升高,地方式信任就不再能發揮效果。這時發展出了體制式信任。相對於後面的分散式信任,我認為另外可以稱為集中式信任權威式信任。這種信任在現今社會十分常見,例如錢包中的貨幣就是信任政府的權威以及貨幣體制。

由於權威確保了風險,例如貨幣由政府提供無限法償的保證,我們就可以信任整個體制。在體制式信任中可以察覺一個問題:如果這個權威難以支撐群體,不再能擔保風險,信任就會崩解。在書中說到三個情境:問責不公、階級平整化、回音箱。問責不公意為當信任失效時,權威並不需付出相對的代價。這個現象在《不對稱陷阱》有所討論,因為股市專家並不需要替股民負責,因此專家的判斷出現問題,股市專家的權威信任就會崩潰。階級平整化意因資訊科技的發展拉平了階級,在資訊發達的現在,人民傾向相信自己獲得的資訊而非專家,對於專家的權威信任因此破滅。回音箱比較接地氣的說法(?)應該就是同溫層,因為人的趨同性(最值得信任的人就是像自己的人)加上演算法的過濾氣泡,使得已經崩潰的信任徹底瓦解。

經過體制式信任的崩潰,人們退回到小群體的信任,但社會並無法任意的劃分為一個個小群體,於是分散式信任由此誕生。在起初的地方式信任,風險擔保存在每個人身上,到了體制式則落到權威身上,接著分散式則是存在信任本身。由於信任其他人的信任,構成一個信任網絡。

在分散式信任中,由於資訊的橫向交換,風險便由信任的雙方自行負責。雙方透過整個網絡的資訊來決定是否互相信任。而當一方違反信任時,另一方將事件傳遞到整個網絡,從此來使違反方的可信度下降,藉此將風險導回。

在此卻也不難想到可信度的可操縱性。在區塊鍊中有算力攻擊,在信任網絡卻也可能出現。如果一方透過共謀來提高可信度,這個網絡就可能迎來崩潰。在各種開店平台(如蝦皮)也可以找到買評價的事件,倘若網絡或平台方無法對此處理,必然造成不信任。

除了對分散式信任的探討,本書也提到對事物的信任,在前述的三種信任(地方、體制、分散)中著重於人與人間的信任,在接下來則到了對事物或概念的信任。

書中提到信任積木的概念,信任的形成由信任構想(相信透過網路向不定對象販售車座位是可行且足夠安全的)、信任平台(相信網路以及其上的共享車輛平台)、信任他人(相信平台上的其他人是可信的)構成。

在建立可信任的構想上,書中提到三個概念。第一個概念是加州捲原則(出自《鉤癮效應》),用新手法去製作一項舊東西有助於獲得信任,例如電子書就是用新手法(電腦)去製作舊東西(資訊媒介)。第二個概念是價值,信任者必須了解帶來的價值與風險才能構成信任,例如駕駛須理解自駕車的原理與無法應用的情境才能產生信任。第三個概念是影響者,如果意見領袖信任某個構想,就會有群眾跟著信任,接著不斷放大,例如羅振宇信任貝米錢包,他的聽眾就跟著信任。

建立完信任後,維持以及修復也是同樣重要的。以 Airbnb 和 Uber 都發生過謀殺事件,身在其中的大眾就可能產生不信任感。回到開頭,信任既然是以風險為本,就無可避免的會有黑天鵝事件,過度去檢視這類事件並沒有好處。而對於平台,對這類事件做出反應(如保護計畫等)也是必須的。

看完本書,我對於基於網際網路這類不明確關係的信任有更深的認識。在未來,可以想見分散式信任會越來越多應用,《黑鏡》有一集就是在模擬互相評分的社會,那實在讓我印象深刻。既然作為分散式,就必須更小心的面對集中化的可能,若是應當分散的被集中了,整個網絡就不再可信、不再有效率。

書末還有提到對科技的信任,當演算法獲得我們的信任,這其中的倫理又該如何拿捏?如果演算法算出一個人很可能犯罪,就應該剝奪他的權利嗎?當我們信任科技,授予科技更多能力,甚至於決定權,這其中的責任又該歸誰,又該誰來監督?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