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筆記

看《CAN DO 工作學》:也許可以成為入社會的參考書?

看《CAN DO 工作學》:也許可以成為入社會的參考書?

這本書的目標群眾是初入職場三到五年,開始第一段倦怠期、開始懷疑到底幹嘛工作、到底當初選這個職業幹嘛、到底未來能怎樣的新鮮人。作者藉由在職場的經驗,提出了許多自己曾有過或其他人的問題並加以回答。

作者浦孟涵是盛思整合行銷的創辦者,而在此之前他也接觸過許多不同的行業職務。而他的行事中心思想就是「I Can Do It.」,無論是任何的困難,都是先喊 Can Do,如書中提到「天賦決定能力上限,努力決定能力下限,而下限能達到上限的並無幾人」(非引文)。

書中提到每個人都應該具有創業家精神,這並不是說要勇於冒險或者志在賺錢,而是本書要提到的四個要點:

  1. 遇到挑戰先說 Yes 的精神
  2. 把工作當成事業來經營的態度
  3. 用生命把事情做滿做好的決心
  4. 「我來了世界就不一樣了」的創業家氣場

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第四條,雖然書中同時提到不要看重自己,要使團隊缺誰都可,但必須並不衝突,我認為可以合併成「不來不會怎樣,來了很不一樣」(好像某飲料的廣告 XD)。

其餘書中還提到一些關於生活、學習、競爭、選擇等等方面,以下摘錄我喜歡的部分。生活方面提到早起是為了與自己相遇,無論在工作、學業、假日,早起幾乎都是最孤獨的時段,現代人已經習慣隨鬧鐘而起,因而早上是最不會被干擾的,能夠好好地覺察自己。

學習方面提到 「請靠自己衝撞眼前的高牆,不是等別人開挖土機來救你。」(引文),這確實是我感受深刻的部分,即使是老師(有收錢),都不一定能來引導誰跨越門檻(準確而言,我個人認為身為老師有義務引導學生,但學生並不能期待老師引導自己),更何況是主管、同學、路人,沒收學費自然是更沒有義務指導,有更多時候,被領導者自己都不努力了,又怎能指望主管呢?)

競爭方面提到「你的對手只有自己」,我想分為兩個層面,第一個層面是在個人職涯中,沒有誰是永遠的對手,因此到最後,只能與自己比較。第二個層面則是不要把誰看成對手,兩人比較永遠比不完,也許這個月主管給他到美國開會的機會,但也許下個月將自己調職到更高階層,如此要判斷誰佔優勢呢?(非書例)

選擇方面提到「 深信一開始的選擇是對的。」,在我認為,每個選擇都是當下最正確的選擇,在股票崩盤後,許多投資人都會覺得當初進場的選擇是錯的,但在人的經驗下必然做出這個選擇(非書例)。轉換到專業上也是,許多人後悔當初不該讀某個科系,但在選擇當下,他們都是經過複雜的多重因素後的抉擇。此外還有要時常考慮「是否要當個 Me Too」,這世界上,「多數人」已經夠多了,又何必要逼自己當多數人呢?也許這個中秋節不送月餅,反而給客戶留下印象(書例)。

整體而言,我滿喜歡這類分享個人經驗與問題的書,作為一個未入職場的準新鮮人(?),在此書看到許多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與問題,同時看到目前已經遇到或遭遇過的問題,相信本書將成為影響我未來運作的螺絲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